作曲 : 左旗 作词 : 双木 作者:双木 改编:左旗 山乡落雨,极富有诗意。 雨滴先是滴哒、滴哒, 宛若钢琴演奏前的两声试音, 清脆、饱满。 接着 是风, 从沟壑里、山脊上、田野中扑来。 亭亭玉立的翠竹、 呆头呆脑的核桃树、 绅士般的白桦, 纷纷舒展腰肢, 扭动起来; 黄灿灿的金银花, 粉红色的野玫瑰, 紫色的梧桐花, 也一起迎风飘扬 ——山乡 在雨前喧闹着、沸腾着。 接着 又是雨, 嘀哒,嘀哒,嘀哒哒, 不大会儿, 雨声 就连成了一片, 霎时间, 树林、山沟、峻岭 全罩在白色的雨幕中, 咫尺之内,牛马难辨。 山乡的雨是讲理的, 不像川里的雨, 需要它的时候, 忸忸怩怩、一遮三掩, 让人望眼欲穿; 不需要它的时候, 却又哭天抢地、不依不饶, 泼妇闹街似的没完没了。 山乡的雨, 无论是霏霏细雨 还是倾盆大雨, 全在意料之中, 先是风 不停地吹, 随后 是雨滴 一星半点地磨蹭着, 早晚等到 放羊的孩子回了家, 耕田的老牛落了犁, 摘菜的村姑进了屋, 雨才先缓后急, 心安理得地 落下来。 雨中的黄昏, 塘里的火显得格外娇艳。 因为第二天不用早早下地了, 老汉们就会凑到一起, 围坐在火边; 喝着家里酿的热黄酒, 抽着长长的旱烟筒。 映着跳动的火光, 雕刻在烟筒杆儿上的 那些花鸟鱼虫, 随着袅袅青烟, 好像一下子 都活了起来。 落雨的晚上, 山村的年轻人欢聚一堂。 小伙儿拨动着琴弦, 姑娘们唱起了山歌。 婉转的《采花调》、 悠扬的《打灯蛾》, 让屋里 那个最痴情的人, 渐渐忘了窗外的雨声, 心中涌起薄薄的凄凉。 细心的姑娘发觉了, 传来的目光,带着温情。 昏黄的夜色里, 那目光 有着雨一样的缠绵。 第二天,雨 停了, 山乡如洗。 天 蓝的让人惊奇, 云 白的让人心疼。 早早醒来的黄鹂 在挂满露珠的枝头鸣唱, 布谷也跳到房前的枇杷树上。 还有一种鸟, “嘘嘘”叫了几下, 好像突然想起, 山里人难得睡个懒觉, 便忍住不再作声, 但在这翠色欲滴的清晨, 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高兴, 隔上半支烟的功夫, “嘘 嘘嘘”压低着嗓音, 又唱了两句。 当然,农人们虽说不出工了, 但谁又能闲得住呢? 玉米要放苗, 黄瓜要布籽儿, 韭菜要收割。 于是,家家户户的房顶, 炊烟渐渐升起。 雨后的山乡, 又展开了一幅 新的 画卷。